论衡的作者(论衡的作者赵晔,今本)
本文目录
国故论衡的作者是哪位学者?
《国故论衡》是章太炎重要的国学著作,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卷,系统论述文字音韵学、文学、文献学、周秦诸子学、经学及佛道之学等,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另,附录其《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论语言文字之学》二文,以期有助于读者理解章太炎的小学思想,进而挖掘其学术思想之本意与精髓。
山海经的出版年限?
《山海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众说纷纭。传统上《山海经》被认为是大禹及其助手益所作,如《论衡》、《吴越舂秋》及刘歆的《上山海经表》所说。另外一些人表示怀疑,北魏郦道元作 《水经注》时已发现:《山海经》编书稀绝,书策落次,难以辑缀,后人又加以假合,与原意相差甚远。
北齐的颜之推注意到了书中出现的汉代地名,认为是在秦代焚书之后或董卓所加,此后随着考古学与辨伪学的发展,禹、益之说日趋被否定。 当代学者较一致认为《山海经》是由几个部分汇集而成,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
但具体看法又不一样,有学者认为《山海经》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以《山经》成书年代最早,为战国时作;《海经》为西汉所作;(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为东汉至魏晋所作。有的学者对《山海经》中的(山经》与《禹贡》作比较研究,结论是《山经》所载山川于周秦汉间最详最合。
《国语.周语》是哪个朝代的书?
《国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记载史实的时间,上起西周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76年),下至韩、赵、魏灭智伯,共约500年间的历史。 《国语》的写作风格以记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它不像《左传》、《史记》那样,在文中加“君子曰”、“太史公曰”以表明作者立场之类的评语,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描述,让读者自己去细细品味,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用语言记史,生动、精练,为历代所称道。
《国语》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其文字在《韩非子·说疑》中已被利用,但没有说明出自《国语》而只叫“记曰”。《礼记·枟弓下》和贾谊《新书·礼容下》引用过《国语》的大段文字但没有标明书名。司马迁第一次提出《国语》的书名和作者。其《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分别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也说“表见《春秋》《国语》。”稍后,刘欲曾引《国语》的话,而称之为《春秋外传))(见《汉书·韦玄成传)))。东汉班彪进而指出:“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日《国语》,二十一篇”(见《后汉书·班彪传》)。而后,其子班固《汉书·艺文志》正式将《国语》著录为“左丘明撰”。班固又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纂异同为《国语》。”《汉书·律历志》也提到《春秋外传》。王充《论衡·书案》说:“《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辞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辞以实。然则《左氏))((国语》,世儒之实书也。”刘熙《释名·释典艺》则说:“《国语》,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又曰外传。《春秋》以鲁为内,以诸国为外,外国所传之书也。”三国吴韦昭作《国语解》,其序说:“左丘明因圣言以撼意,托王义以流藻,其渊源之远大,沉鼓雅丽,可谓命世之才,博物善作者也。其明识高远,雅思未尽,故复采录前世穆王以来,下讫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之数,以为《国语》,其文不主于经,故号曰外传。”另一位《国语》注释者晋孔晃说:“左丘明集其典雅令辞与《经》相发明者为《春秋传》,其高论善言别为《国语》”(朱彝尊《经义考》卷二O九引)。同时人傅玄却有不同看法。他根据《左传》记事与《国语》不同从而认为,“《国语》非丘明所作。凡有共说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国语》虚而《左传》实,其言相反,不可强合也”(《左传注疏》哀公十三年昊晋争盟“乃先晋人”句下孔颖达疏引)。隋刘炫根据与上述同类现象再次论定,“《国语》非左丘明所作,为有此类往往与《左传》不同故也”(((左传注疏》哀公二十五年“鄢陵之役雍子为之”句下孔颖达疏引)。唐刘知几仍坚持二书同出左氏说。其《史通·六家》曰:“左丘明既为《春秋内传》,又稽其逸文,纂其别说,……列为《春秋外传国语》,合二十一篇,其文以方内传,或重出而小异。”同时人赵匡却认为,“《左传))((国语》文体不伦,序事又多乖刺,定非一人所为也。盖左氏广集诸国之史以释《春秋》,传成之后,盖其家弟子及门人,见嘉谋事迹,多不人传,或有虽入传而复不同,故各随国编之,而成此书,以广异闻尔”(陆淳《春秋吠赵集传纂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同时人陆淳也有类似看法。柳宗元《非国语》则认为,《越语下》“其事多杂,盖非出于左氏。”
唐舞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知古不知今谓之盲瞽的意思?
意思是治学者只有了解古今,今以古鉴,古为今用,才能明晓事理,学以致用。
出自《论衡·谢短篇》作者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
原文:
夫儒生之业,五经也。南面为师,旦夕讲授,章句滑习,义理究备,于五经,可也。五经之后,秦,汉之事,无不能知者,短也。
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也。五经之前,至于天地始开,帝王初立者,主名为谁,儒生又不知也。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五经比于上古,犹为今也。徒能说经,不晓上古,然则儒生,所谓盲瞽者也。
译文:
儒生的事业是五经。面朝南边作老师,早晚讲课,把经书的章节字句背得滚瓜烂熟,道理讲得十分完备,在通晓五经这点,是不错的。
春秋战国之后,秦、汉的事情,不知道的,就是短处。了解古代不了解现在,称为愚昧无知,那么儒生就只能称作愚昧无知的人了。
春秋战国之前,到天地开辟,帝王开始设立,君主的名字是谁,儒生更不知道。了解现在不了解古代,称为瞎子。春秋战国时代跟上古相比,就像是今天跟春秋战国时代相比一样。只能说解经书,不通晓上古,那么儒生就是称作瞎子的人。
关于端午节的史书记载?
关于\端午\一词的最早记载是出自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其中这样写道:\仲夏端午,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和中国其他节日相同,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习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习俗、不同地域的习俗,在今天交汇融合,成为我们共同的节日记忆。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