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章分类 > 生活百态

中学生学习报答案网(怎样查找中学生导报答案)

中学生学习报中考版 初三语文第二期答案

第45期基础检测题参考答案

1.B(A项中,应该是夫fú战,望其旗靡mǐ;C项中,应该是穷匮kuì;D项中,应该是窈yǎo窕淑女。)

2.D(“愚公移山”常用来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邀请老师,不能说是“愚公移山”。)

3.D(A项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可把“月光”和“一起”删掉。B项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精神”。C项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选用一个。)

4.(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4)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王维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1)“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亲爱的同学们,转眼间,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回想我们的同学、老师们,你的记忆里有怎样的故事呢?岁月如歌,无论这歌曲是欢乐还是忧伤,都必将是我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首歌!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三年来的人生轨迹吧!

(2)示例一:我们相逢在陌生时,我们分手在熟悉后。明天,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用自己闪烁的星光相互问讯、表情达意我会永远记住那个执著而正直的你——同桌!

示例二:同桌,知识是升天的羽翼,知识是恐惧的解毒药,人的自**深藏于知识之中。让我们今后继续争分夺秒,好学不倦,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眼光远大的人。

(3)因为这首歌道出了对母校的留恋,对同学的祝福,以及对老师的深深谢意,最能准确地表达出同学们此时此刻的共同心声。

6.窈窕淑女

7.比兴手法。“参差”是长短不齐的样子,“左右”是到处寻找的意思。以采荇为喻,说明要从那些参差不齐的荇中采到最好的不容易;求女,要从众女中求到那“窈窕淑女”也不容易,所以才会凯顷滚“寤寐求之”。

8.这首诗歌表现了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的姑娘的爱慕和追求,表现了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乎并悦之情。

9.(1)认为……美。(2)偶尔进谏。(3)丢失。(4)指出。

10.C(这两句中的“以”都是“认为”的意思。A项中的“以”是“把”的意思;B、D两项中的“以”都是“凭借”的意思。)

11.(1)朝廷之臣|莫不畏王(2)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12.(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2)让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13.相似之处:两个人都采用了委婉劝谏的方式,非常容易使人接受。

示例:我更喜欢邹忌的做法,因为邹忌巧妙设喻,现身说法,委婉劝谏,使齐王幡然醒悟,从而达到了纳谏除弊、兴国安邦的目的。

或者:我更喜欢晏子的做法,因为晏子没有针尖对麦芒地正面指责齐景公,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先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然后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无论是欣赏哪一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附:《晏子论罪》参考译文

春秋时期,齐景公非常喜欢打鸟,派烛邹管养鸟的事,结果却把鸟丢了。景公非常生气,命令官吏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条一条地指出他的罪状,然后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数他的罪过,说:“烛邹,你替我们君主主管养鸟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让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烛邹的罪状数完了,请杀掉他。”景公说:“不要杀了,我听从你的指教了。”

14.然后结合自身体会指出这种癖好应该从少年时期就养成;再以名人为例谈到养成读书癖好的方法问题。

15.癖好:在此指对于读书的特别强烈的爱好。端倪:在此指一个人少年甚至童年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别爱好读书的迹象。

16.外国材料选取了名人罗素的读书观,古代材料选取了宋代诗人黄山谷的读书感受,今人材料选取了林语堂对黄山谷话语的解说,而最近的材料则是他自己的。

17.示例:“其实,读“有用的书”即教科书和专业书固然有其用途,可以获得立足于社会的职业技能,但是读“无用的书”也并非真的无用,那恰恰是一个人精神生长的领域。”

感受:作者的这种看法引起了我的共鸣,“开卷有益”,我们中学时代要博盯余览群书,从众多或有用或无用的书中摄取丰富的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为自己将来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18.写作提示:“再见,恩师”这个题目并不难写,首先这个题目就已经奠定了文章抒情的基调:表达对恩师的留恋和感激之情。为了避免空洞地抒发感情,同学们可以追忆三年岁月里那些最让你刻骨铭心的老师(们)对你悉心教诲的情景,因此,同学们选择到合适的素材并不难,而且很容易在叙事中抒发感情,表达中心。在作文的形式上,建议大家进行创新,比如写成书信体,这种形式是用第一人称结合第二人称来写,是最适合抒情的。只要做到中心突出,选材精当,感情真挚,语言流畅生动,肯定能写好这篇文章

中学生学习报七年级语文人教课标版42期参考答案

第42期A2、A3版第六单元

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D(A项“伺”读“sì”,“已”应为“以”;B项“蜷”应为“quán”,C项“■”应为“缭”。)

2.A(“相得益彰”念橡耐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用在此处不当。)

3.A(B项不应用问号,且“是如蠢否”与“没有”连用是语病,可删去其一;C项“避免”与“不再重演”连用后意义与所要表示之意相反,可删去“不再”;D项引号运用错误,应将引号去掉。)

4.D(先按照逻辑顺序,然后举例,所举之例声音由小到大排列。)

5.示例:小黑狗浑身都是泥巴,一边走着一边发出“汪汪”的恼怒声,显得很生气的样子。

6.(1)上有黄鹂深树鸣/鸟向檐上飞/(2)《聊斋志异》/布封

7.(1)科普(2)发现了不同位置的蛛丝有着不同的特点与作用。表达出对蜘蛛的赞叹之情,赞叹它技术上的高超本领,赞叹它的勤劳精神。

8.(1)爸爸属蛇,妈妈属羊。(先由自己推算出妈妈的生肖,然后推算出爸爸的生肖。)(2)示例:老黄牛、气壮如牛;千里马、一马当先、龙马精神(词语须是褒义。)(3)示例:大羊为美四季平安(可从资料中提取相关词语进行组合。)

9.暝色苍苍的竹林寺,晚钟阵阵,悠扬而又渺远,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前两句是寺中晚钟图,后两句是行人晚归图,只要描绘出这两幅画面即可。)

10.“荷笠”既是对人背着斗笠这一身装束的描绘,又是人的活动的暗示。结合诗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在斜阳的映衬下,“荷笠”之人匆匆赶路的情态。“荷笠”之人的活动成为画面独特的点缀,给整个画面带来生气和活力。

11.C(C项“寐仔春”,都指“睡觉”;A项“前”,动词,上前/方位名词,面前;B项“乃”,连词,于是/副词,才;D项“之”,代词,指狼/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

12.(1)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打算从这洞里钻过来从背后攻击屠户。(2)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就忘了它们是狼。

13.共同点:凶残,贪婪。(从它们的攻击对象及其目的等方面进行归纳。)不同点:【甲】中的狼还表现出狡诈,而【乙】中的狼表现出的是忘恩负义。(从它们的表现方面归纳。)

14.屠户在陷入绝境时奋起斗争杀死两只狼,而富家主人假装睡觉发现狼的目的,最终把它们杀死并取下它们的皮革。他们的经历告诉人们,面对凶残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而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运用智慧,就能够最终战胜他们。

附【乙】参考译文:

有个有钱人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这两只小狼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就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主人白天躺在客厅里睡觉,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刚才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发现两只狼趁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并取了它们的皮。

15.鹰运用智慧捉鱼却丢了自己的性命。

中学生学习报答案网(怎样查找中学生导报答案)(图1)

16.它很警惕,在确认没有危险时才去选择捕捉对象;它善于观察捕捉的对象,选择中等体型的鱼,过大过小都不要;它捕鱼时背对鱼塘,把尾巴伸进水里去诱惑鱼儿,然后趁机捕捉。(可以从鹰捕捉的全过程去归纳。)

17.示例:“小心”,表现鹰的谨慎,不能惊动了鱼儿让它逃跑;“突然”,表现它的速度之快,让鱼儿没有逃跑的机会;“牢牢”表现它的力度,这种力度使它能够成功捕捉而不会失手。

18.示例①:同意。鹰自以为很聪明,却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说是因为太聪明才丢了性命。示例②:不同意。鹰看起来是聪明,其实并不聪明,它贪婪,一心只想着捕鱼而忽略了危险的存在,最终丢了自己的性命。(此题是开放性的,言之成理即可。)

19.从它们的筑巢表现它们很机警的特点,它们在陡峭的坡上打土洞筑巢;从它们的早起表现它们很勤劳的特点,它们捉鱼比小孩子还起得早;从它们与人的关系表现它们有“隐士”的特点,生活在人世的边沿上。

20.一是“我”去掏鸟窝,翠鸟从“我”的手指间飞走,表现了“我”的沮丧与担心;二是“我”钓鱼时,翠鸟也在捕鱼并从“我”面前的水面掠过,感觉到它就像是“我”的许多伙伴,“我们”一起关注池塘以下的水世界。

21.一是把它们与翠鸟进行对比,突出翠鸟与人类的关系;二是拓展了叙述的内容,开拓了读者的视野,让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

22.D(文中并没有描写翠鸟的美丽的外形、心理等。)

23.文中叙述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称它们为“翠鸟先生”“翠鸟小姐”,表现出一种幽默风趣;说它们筑巢是“安家落户”,“加入到村落”;谈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时,说是“隐士”,在“我”钓鱼时感觉到“有许多伙伴”;等等。这些描写表现出对翠鸟的喜爱与亲近之情,并由此感染读者。

24.【作文提示】这个标题可以写爸妈不在家的时候,“我”的心情与表现,突出“我”的自立与懂事。因为爸妈不在家,“我”可以自己做主,但不能放任,表现自己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料理家务,得到锻炼,并受到爸妈的赞扬。或者因为爸妈不在家,“我”的自由放任,懂得父母对自己教育引导的重要性。

第42期B2、B3版参考答案

《燕子》

1.远离人类、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世外桃源”。

2.因为它们远离现代化的建筑,回归自然。(大意相近即可)

3.不好。“不知是……还是……”既表示了选择关系,又含有推测之意,不能去掉。去掉后表意就失去了准确性。

4.运用了对比手法。鲜明地突出了人类的骄傲自大,令人深思,起的是强化作用。

《藏獒小虎(节选)》

1.①去找原先的主人;②它认亲;③丢失后见到母亲时,表现出异常的激动情绪。

2.动作(或行动)渴望找到旧主人的急切心情

3.一是“一改才来时见人就咬的脾气”,变得温驯;二是对“我们”一家人及亲戚由生疏到显得很亲昵。

4.(1)不能。因为“扑”更能表现出小虎动作的迅猛,再现当时的真实情景。

(2)不能。“奔跑”不及“狂奔”迅猛,而“狂冲”则带有攻击性,这两个词都不及“狂奔”一词用在此处准确、生动。此外,“狂奔”更能表现出小虎不顾一切,奔向母亲的坚定意志。

《忠义保姆蟒(节选)》

1.一是捕蚊,让可恶的蚊子再也无法靠近儿子;二是吓退毒蛇和老鼠;三是战红豺,保护小主人。

2.神态(外貌、肖像)侧面保姆蟒很好地保护了小主人,没有让小主人受到一点伤害和惊吓

3.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蛇信子捕蚊时感觉的敏锐、动作的迅猛。

4.A(表现了豺拼命挣扎而死的神态。)

《骆驼》

1.阿拉善的骆驼实在大气

2.①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阿拉善骆驼沉稳大气的特点。②运用了排比手法。几个句子一气呵成,说明骆驼给了我们很多回报。

3.目的在于拿毛驴与骆驼对比,以毛驴的脾气大反衬骆驼的大气、温驯。

4.最后一段说明了对于阿拉善而言,骆驼比人显得更为重要,有骆驼,阿拉善才有生机。作者写这一段的目的在于,希望人类善待骆驼。

中学生学习报数学答案

(A)一个人可以喜欢吃多种水果;

(B)喜欢吃葡萄的人最多;

(C)喜欢吃苹果的人数的喜欢吃梨的人数芦让的3倍;

(D)喜欢吃香蕉的人占全班人数的20%。

A,因为30+10+20+40=100>50,所以必然有人喜欢吃多种水果,所以A是对的;

B,由题可以看出,40个人喜欢吃香蕉>20个人喜欢吃葡萄,所以喜欢吃葡萄的人链哗世不是最多的;

C,由题可以看出,有30个人喜欢吃苹果;10个人喜欢吃梨;,显然是3倍,所以是对的

D,由题可以看出,全班一共有50个人,40个人喜欢吃棚肢香蕉,所以喜欢吃香蕉的人应该是全班人数的40/50=4/5=80%而不是20%,所以D是错的

综上可以知道,B,D都是错的.

怎样查找中学生导报答案

所用手机为魅族M6120。以微信为例,步骤如下:

1、直接在相迟缺关的搜索窗口那里,通过中学生学习报进行跳转。

2、这个时候弹出新的界面,需要点击关注公众号跳转。

3、下一纳租步如果没问题,就选择报纸答案进入。

4、等完成上述操作以后,继续确定其中的对象。

5、这样一来会看到图示的结果码茄辩,即可实现要求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6570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