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章分类 > 生活百态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山药蛋派的创始人)

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

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

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

山药蛋派简评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孙慧当升橘代的文学流派,又称为“赵树理派”、“山西派”或“火花派”,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该派的作品大都发表在山西文艺刊物《火花》上。

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则笑答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等。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是

1、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

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1949年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

2、马烽

1922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市居义村。代表作有《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与西戎合作)《村仇》《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竖启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烽来北京工作多年。马烽于2004年1月31日因病在太原去世。

3、孙谦

1920年生。作家。山西文水人。抗战初期参加青年抗日决死队。1940年入延安鲁艺学习。曾任一二_师战斗剧社、东北电影制片厂编剧。

1949年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山西文联副主席、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伤疤的故事》《南山的灯》,电影文学剧本《陕北牧歌》《葡萄熟了的时候》《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合作)等。1996年病逝于太原。

我们说的深入,决不是说,住在一个村里,打听一些风俗习惯,观察一下衣着样式、妇女的头发样式,不是这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是肤浅,便是“隔岸观火”的东西。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山药蛋派的创始人)(图1)

我们说的深入,是要把自己当作农民中间的一员,为灾害担心,为好天气高兴,为集体经济付出自己能付的一切——有了这些,液纤罩农民才肯和我们交朋友,才肯把我们当作自己人。——孙谦

4、胡正

1924年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晋西南吕梁剧社社员,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学员,《晋绥日报》副刊编辑,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等。

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汾水长流》,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等。

5、李束为

李束为(1918——1995),山东东平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曾任山西省文联主席。著有《春秋图》《租佃之间》《土地和他的主人》《拦羊娃》《吕梁小夜曲》《捞河炭》等。

群众生活,对于文艺创作之重要,犹如劳动对象和劳动的关系,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在有了生活经验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必然发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象。——李束为

6、西戎

1922年生。山西省蒲县人。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和部队艺闹闹术学校。曾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作),短篇小说集《宋老大进城》,电影文学剧本《扑不灭的火焰》等。西戎于2001年1月6日逝世。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是谁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陵乎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山察生活基础。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逗汪茄、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等。他们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许多落后人物或“中间人物”,如小腿疼、吃不饱、赵满囤、赖大嫂等血肉丰满的形象。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在粉碎“四人帮”之前,山药蛋派多次受到左倾思潮的冲击,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之后,山西又有一批青年作家自觉地为保持和发展这一流派而努力。

哪些作家的作品属于“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

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又称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等。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滑铅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人称“西李马胡孙”)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创作流派。这一流派的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口语化的写作特点,追求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矛盾和问题。文学史上认为现实主义是“山药蛋派”的本质特征和灵魂。代表作家作品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三里湾》和《锻炼锻炼》、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三年早知道》、西戎《赖大嫂》等。

荷花淀派

形成于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1945)。《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姿让慧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代表作家作品有孙犁的《铁木前传》和《风云初记》、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等。

茶子花派

形成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周立波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从50年代中期开始,周立波连续创作了一批以湖南农村生活力题材的小说佳作,与此同时或稍后的时间里,湖南出现了几位直接或间接师承于周立波的青年作家。他们不仅在创作思想和文学追求上深受周立波的影响,作品也富有“周立波味”,即富于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具有强烈的湖南乡土味。这派作家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坚持在民族化基础上进行思想和迹答艺术探索,往往是“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古华语)。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细腻、明丽、含蓄、质朴,生活气息和抒情气氛浓郁,尽有鲜明的地域民俗色彩和富于诗意的美感。代表作家作品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古华的《芙蓉镇》、韩少功的《马桥字典》等。

好了,关于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和山药蛋派的创始人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663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