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章分类 > 生活百态

十送红军歌词(十送红军完整版曲谱)

《十送红军》歌词

歌曲:《十送红军》

编曲:张士燮,陈杰,姚学诚

谱曲:朱正本

歌词: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打胜仗。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手,心藏黄莲脸在笑。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山包谷金灿灿,包谷本是红军种,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澧水河,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岩,两只兔儿哭哀哀,禽兽能知人心意,血肉深情分不开。

七送红军七里湾,七里湾中一片田,凉风阵阵稻谷香,新米上市人走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走远,财主回来要倒算。

九送红军过大江,江水滔滔船儿忙,眼望江水肝肠断,穷苦百姓泪汪汪。

十送红**回来,武陵山巅搭高台,盼望红军打胜仗,盼望亲人早回来。

扩展资料:

歌曲《十送红军》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但直到2001年7月3日,剧中才恢复了歌曲作举逗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认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实上它却是一首编创歌曲。

空军司令刘亚楼和部队党委决定由空政文工团创编《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场送别红军北上长征的内容。词作家编创了一首《十送红军》歌词给了朱正本。朱正本接到歌词被深深打动,他立即想到那首江西的送别红军歌。

他说:“我采用了回旋曲式手法重新创作,把六段歌词的谱改成每段不同正拆卖的人声、不同曲调,并多次变化,以求情真意切。谱曲时,我投入了全部情感,在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我也流下了眼泪。整个曲子谱得相当顺畅,总共不到一个小时。”

“由于当时刘亚楼司令为突出老区革命传统,要求我们必须注明是民歌,总团领导建议我们署上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御弯理。这样,《十送红军》就创作完成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送红军

歌曲<十送红军>的完整歌词都是什么

《十送红军》

谱曲:朱正本

编曲:张士燮、陈杰、姚学诚

演唱:宋祖英

歌词: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

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

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让中携打胜仗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

双双拉着长茧手,心藏黄莲脸在笑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山包谷金灿灿

包谷本是红军种,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澧水河,鸿雁阵阵空中过

鸿雁能捎书和信,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岩,两只兔儿哭哀哀

禽兽能知人心意,血肉深情分不开

七送红军七里湾,七里湾中一片田

凉风阵阵稻谷香,新米上市人走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

红军哥哥莫走远,财主回来要倒算

九送红军过大江,江水滔滔船儿忙

眼望江水肝肠断,穷苦百姓泪汪汪

十送红**回来,武陵山巅搭高台

盼望红军打胜仗,盼望亲人早回来

扩展资料:

《十送红军》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但直到2001年7月坦伏3日,剧中才恢复了歌曲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认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实上它却是一首编创歌曲。

十送红军歌词(十送红军完整版曲谱)(图1)

《十送红军》2009年01月06日培晌获得了“飞天奖”。

十送红军的完整歌词

1、《十送红军》完整歌词如下:

一笑改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

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山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边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碰码判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模键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2、《十送红军》是张士燮填词、朱正本谱曲、王云之编曲、宋祖英演唱的一首中国民乐歌曲,歌曲语种是国语,发行于2003年3月1日,收录在专辑《十送红军》中。

十送红军歌词完整版是什么

《十送红军》民歌就出自镇巴与四川通江交界的西乡街(两河口),词作张士燮,曲作朱正本,由劳动人民所唱。

镇巴歌谣《十送红军》词: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猫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道旁,红漆桌子两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酒儿里面掺蜜糖,红军啊!恩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手垃着长茧手,心象黄连脸在笑,红军啊!万般忧愁怎能消。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上包谷金灿灿,包谷种子红军种,包谷棒子穷人搬。红军啊!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上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飞到天涯和海角,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崖,两只兔子哭哀哀,禽兽也能知人性,血肉感情抛不开,红军啊!山里红花永不败。

七送红军七里湾,湾湾上下一片田,田里谷穗头低下,田里鲤鱼翻田坎,红军啊!新米上市人去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远走,走了财东要倒算,红军啊!穷人的苦水吐不完。

九送红军到通江,通江河上船儿忙,千军万马河边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眼望江水断肝肠。

十送红**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高台十丈白玉柱,雕龙绣凤放光彩,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原词中涉及的地名“南御李山、兔儿岩、七里湾、八角山、通江河、巴山”等均属陕西镇巴县、四川通江县地名,全词意境也正符合当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的时段和情景。

所以,镇巴才是这首歌谣真正的母源地。这首歌谣最早在镇巴境内传唱,镇巴也最先将其搬上舞台,随后载入《县志》,并勒石以记。

扩展资料:

镇巴县地处川陕交界,是“民歌之乡”、“红军之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下,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宣传土地革命,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南面支援红军前线战事。

北面防御***的进攻,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可歌可泣、震撼人心,光照日月的事迹。这些,必然要反映到劳动人民口头文学的创作里,特别是巴山人民热爱和熟悉的歌谣里。

空政歌舞团的张士燮、朱正本先生,于60年代初根据搜集到的多首(包括已发表过的镇巴十送红军歌词)有关镇哪迟送红军的江西民歌等综合起来,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并不是原创的江西民歌词,朱正本先生采集到的赣南采茶戏中一首送别亲人的曲调,在民间曲调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加工而成。

而于1958年11月号的《民间文学》上署名为朱有炽演唱、富饶搜集发表的《镇巴歌谣十送红军》是1956年初冬收集的,是有证可查的亊实。所以《十送红军》的词作母源地应该是陕西镇巴歌谣,而不是电视剧《长征缓隐》主题歌中《十送红军》编词张士燮的江西民歌。

十送红军歌词和十送红军完整版曲谱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678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