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章分类 > 生活百态

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怎么计算)

人工投入产出比

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一般指人工成本利润率,是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之一,是指人工成本总额与利润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的获利水平。

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0%。在同行业企业中,人工成本利润率越高,表明单位人工成本取得的野闹经济效益越好,人工成本的相对水平越低。

该指标表迅脊洞明,对企业主管部门来讲,人工成本利润率的变动趋势,基本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环境的变动趋势。

如果人工成本利润率下降就应分析其原因,如果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就应尽快进行产品结努力构调整;如果是因为原材料涨价或人工成本过快增长,就应采取措施,降低物耗成本或人工成本。

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怎么计算)(图1)

扩展资料:

人工成本构成:

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1、职工工资总额

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记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社会保险费用

社会保险费用指国家通过立法,企业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费用。此项人工成亩枯本费用只计算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不含个人缴纳的部分。因为个人缴费已计算在工资总额以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成本

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式

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公式:R=K/IN。其中R是投入产出比,K是投入资金总额,IN是项目周期内每一年的产出增加值的总和。

一、投入产出比定义:

1、投入产出比是指项目全部投资与运行寿命期内产出的工业增加值总和之比。它适用于科技项目、技术(人均gdp是什么意思?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造项目和设备更新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其值越小,表明经济效果越好。

2、产出/投入从某种方面来说也就是效果/资源,从公式的角度应该叫产出投入比更恰当,大部分情况下,投入产出比是越高越好。比如现在投了100元,买了一只股票,最后赚了10块钱,那你投入产出比就是(100+10)/100\*100%=110%,如果亏了50元,那投入产出比就是(100-50)/100\*100%=50%。

3、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是项目决策的必须条件。因为一个项目可以不进行包装,但是不能不算账。投资者的决策最终取决于老百姓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合算不合算,毕竟对于投资者来说利润的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而根据所处的行业不同,投入产扰袭出比的差距很大,如果单价比较低利润点比较高,当然可能缓耐兄投入产出比1:2就有利润了。但是如果是单价亩简比较高的产品,投入产出比做到1:5也不一定有利润,所以单独比较投入产出比没有意义。

投入产出比怎么算

计算公式:

投入产出比=投资总额/项目寿命期内增加值的总和

值越大,项目经济性越好。

统计指标是这么解释的:

总产出是由C+V+M组成,其中C是物质消耗价值,V是人工价值,M是剩余价值,其净产值是总产出减去C物质消耗价值,即V+M

投入产出比=(V+M)/(C+V+M)

投入产出计算中的核心是针对不同的费用类型,其所对应的市场活动,得到的回报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的费用类别具有不同的投入产出比。根据投入直接计算产出,可以计算出费用的效率;当边际效益为零的时候,就达到了利润的最大化。

扩展资料:

投入产出比是指项目全部投资与运行寿命期内产出的工业增加值总和之比。它适用于科技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更新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其值越小,表明经济效果越好。

投入的计算期是指项目的建设期(或改造期),这一点没有疑义。而产出的计算期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产出”计为项目投产后达到正常产量时的一年收益或净收益;另一种观点认为,“产出”应计为项目全部运行寿命期内收益或净收益的总和。

显然,后一种观念是符合“投入产出比”内涵的。因为不同项目的运行寿命有长有短,只用一年的收益或净收益是不能表明其收益水平的。

“投入产出比”中的“投入”是指项目全部静态投资额;“产出”是指项目全部运行寿命期内各年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就是:R= K/IN= 1/N

上式中,K为投资总额,IN为项目寿命期内各年增加值的总和,N= IN/K,N值越大,项目经济性越好。

在投资项目、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价指标中,除了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众所周知的指标外,还有一个被立项管理部门经常使用的指标,这就是“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作为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在各种经济管理类著作中都未见介绍。碧手但是由于它的含义比较直观化、易于理解而深受一些投资决策机构和决策者的偏爱。很多投资决策机构和决策者在使用“投入产出比”时,把它的含义理解为“项目投入资金与产出资金之比,即项目投入1个单位资金能产出多少单位资金”。其数量常用“1∶N”的形式表达,N值越大,经济效果越好。

投入产出比虽然是一个静态指标,但当项目建设期和运行寿命期确定之后,投入产出比与内部收益率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故可根据基准内部收益率估定基准投入产出比。基准投入产出比为1:3,小型项目可略低一些,大型项目可略高一些。

产出是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资产出和无形的服务产出,有形的物资产出包括食品、机器设备、日常用品等;无形的服务产出包括医疗、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等。

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产出是文学词语,动词是“生产出”的意思,名词是“产出量”的意思。

产出的分类物质投入产出,投入“硬件”建设如购置文件设施、电教器材等产出直接经济效益。精神投入产出,投入精神层面的教育,产出人们的社会价值观。

投入产出分析自提出以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发展的特点是:

①由封闭式发展为开启式悔兄嫌,即由把居民消费看成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投入,把居民收入看成是劳动力的产出,并假定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发展为将中间产品作为内生变量,将投尘灶资、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或增加价值作为外生变量的模型。

②由静态模型发展为动态模型,即由不考虑时间因素,将投资作为最终产品的一列,发展为将投资从方程式的右边移到左边,扩展为一个或几个矩阵,计算增加单位产值所需的投资,并将其内生化的模型。

③由单一的投入产出模型发展为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即投入产出模型与经济计量方法、最优控制理论等的结合。

投入产出比什么意思

投入产出比是指项目全部投资与运行寿命期内产出的工业增加值总和之比。它适用于科技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更新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其值越小,表明经济效果越好。

很多投资决策机构和决策者在使用“投入产出比”时,把它的含义理解为“项目投入资金与产出资金之比,即项目投入1个单位资金能产出多芹灶少单位资金”。

其数量常用“1∶N”的形式表达,N值越大,经济效果越好。按照这种理解,“投入产出比”是反映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静态指标。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有以下问题必须界定。

计算方嫌绝扮法

投入的计算是指项目的建设期(或改造期),这一点没有异议。而产出的计算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认为,“产出”计为项目投产后达到正常产量时的一年收益或净收益;另一种观点认为,“产出”应计为项目全部运行寿命期内收益或净收益的总和。

显然,后一种观念是符合“投入产出比”内涵宏亩的。因为不同项目的运行寿命有长有短,只用一年的收益或净收益是不能表明其收益水平的。“投入产出比”中的“投入”是指项目全部静态投资额;“产出”是指项目全部运行寿命期内各年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就是:R= K/IN= 1/N

上式中,K为投资总额,IN为项目寿命期内各年增加值的总和,N= IN/K,N值越大,项目经济性越好。

在投资项目、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价指标中,除了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众所周知的指标外,还有一个被立项管理部门经常使用的指标,这就是“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投入产出比怎么计算、投入产出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682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