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厂房设计(水电站发电厂房)
水电站厂房内部建筑怎么设计的
电站厂房的布置和很多因素相关,比如机组尺寸、发电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结构稳定等,都有关系。
一般来说,机组的功率都是经过规划专业、引水专业、厂房专业、机电专业等反复比较确定的,所以机组的尺寸一般有机电专业或厂家确定。
机组昌瞎行之间的间隔除考虑机组自身的大小之外还要考虑运行时机组之间的震动和各种荷载对厂耐哗房安全的影响、进水管/洞和尾水管/洞的间隔等。
主副厂房的布置则要考虑先装哪台机组,后装哪台机组。
岩锚梁的尺寸和高度则要考虑吊装的吨位和高度等确定。
其他的电气设备则要考虑电气的布线和运行的方便老考虑神搜布置。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和流程详细介绍
水电站厂房是在水电站之中安装着水轮机、水轮发电机以及各种其他设备的建筑物。它一般有主厂房和副厂房两个部分。水电站厂房综合了建筑物、机械、电气设备以及提供生产活动的产生为一体。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水电站厂房设计的规范是怎样,以及水电站厂房设计的流程有哪些。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
一、水电厂房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扩建的水电厂房设计,但不适用于以细菌为控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本规范有关防火和疏散、消防设施章节的规定,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高层水电厂房和地下水电厂房的设计。
三、条在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洁净技术改造时,水电厂房设计必须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设施。
四、水电厂房设计应为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测试和安全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五、水电厂房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
六、水电厂房是由独立一栋建筑物(车间),和独立一栋建筑物(宿舍),两栋建筑物之间距裂慧离标准是10米,最近不得少于5米,以便消验收合格。建筑物的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是1:3。
水电站厂房设计流程:
中国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一般分四个阶段: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招标设计、施工详图。
预可行性研究:在河流规划和地区电力负荷发展预测的基础上,对拟建电站的建设条件进行研究,该水电站在近期兴建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此阶段对厂房不进行具体设计,只选定电站的规模,初选枢纽布置和厂房型式,绘出厂房在枢纽中的位置。
可行性研究:通过方案比较选定枢纽的总体布置及其参数,决定建筑物的型式和控制尺寸,选择施工方案、进度和总布置,并编制工程投资预算,阐明工程效益。
招标设计:对可行性研究中遗留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落实选如尺定方案工程建设的技术、施工措施,提出较详细的工程图纸和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提出施工、制造与安装的工艺技术要求以及永久设备购置清单,编制招标文件。
施工详图:此阶段中,对厂房设计要求是根据选定机组机型、电气主接线图及主要机电设备,初步决定厂房的型式、布置及轮廓尺寸,绘出厂区及厂房布置图,进行厂房稳定计算及必要的结构分析,提出厂房工程地质处理措施。
水电站厂房水电站主要的机器设备集中在一起,使得水电站的运作能够良好进行,也方便水电站管理和机械安装、检修等。水电站厂房要布置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工人提供操作条件,以保证水电站的发电。希望以上水电渣源高站厂房设计的规范为大家提供规范认识,以及水电站厂房设计的流程为你理清思路。
水电站厂房的施工程序
1.1土建施工及机组埋件安装方案
根据厂房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以及厂房完工和机组投产工期要求等综合因素,厂房的土建部分,主要采用布置在厂房下游侧的MQ2000型高架门机施工。电站厂房所需混凝土主要由左岸高程82m混凝土生产系统供应,该系统配置一座4×3拌和楼,单楼常规混凝土产量为240 m3/h,按生产7℃预冷混凝土180 m3/h配置制冷系统。混凝土由自卸料罐车或汽车运输。
机组埋件部分,大于50 t的安装件(如基础环、座环、蜗壳等),主要由布置在厂坝平台上的MQ6000型门机和尾水平台上的MQ2000型门机承担起吊安装;小于50 t的安装件,主要由土建施工机械承担起吊安装。
1.2机组本体及埋虚拍电气设备安装方案
左岸厂房的14台机组,由ALSTOM集团和VGS两个制造商供货。为方便施工管理,ALSTOM集团和VGS集团的机组采用相对集中布置的方案,即1#~3#、7#~9#布置VGS集团的机组,4#~6#、10#~14#布置ALSTOM集团的机组。发电机定子采用相对固定的机坑安装,转子等在安装场安装,安装就位均由机组检修桥机承担。
2施工进度
2.1控制性施工进度
(1)2002年5月二期上游基坑进水,9月二期下游基坑进水,11月导流明渠截流;6月上旬下闸蓄水,6月水库蓄水至高程135 m,9月第一批机组发电。
(2)机组投产方案为4-4-4-2,即2003~2005年每年投产4台,2006年投产2台。
2.2主要施工程序
为尽量避免土建作业与机组埋件安装的施工干扰,保障施工安全,各机组段主厂房土建施工至上、下游82m平台形成后,原则上须等相应机组段的机组埋件安装完成后,再继续施工。蜗壳外围二期混凝土采用保压浇筑方式。
2.3典型单机组段的施工工期
根据电站厂房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安排,在典型单机组段主、副厂房土建及机电设备安装综合进度中,关键线路为主厂房从建基面高程22.2 m至尾水平台高程82.0 m一期混凝土浇筑→机组埋件(包括基础环、座环、蜗壳等)和闷头安装→保压浇筑蜗壳二期混凝土→闷头拆除及闷头预留槽钢管安装→闷头预留槽(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67~75.3 m高程范围)→机组本体安装调试。主厂房从建基面浇筑至高程82.0 m占直线工期28.5个月,机组埋件安装至发电机层浇筑完成占直线工期17.5个月,机组本体安装调试占直线工期13个月。主厂房典型单位机组段的施工工期见表1。
表1主厂房典型单位机组段的施工工期
表2机组典型安装工期分析
2.4综合进度
根据土建及机电设备典型机组段施工工期及二期工程控制性工期要求,主要综合进度如下:
1#~5#机组段从1998年3~4月开始土建施工,2000年4~6月分别形成上、下游82m平台,并开始进行基础环、座环、蜗壳等的安装,2001年9~12月相继完成主厂房封顶。
6#~14#机组段从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开始土建施工,2000年12月至2001年弯羡12月分别形成上、下游82 m平台,并开始进行基础环、座环、蜗壳等的安装,2001年12月至2004年3月相继完成主厂房封顶。
第一台机组的机组本体开始安装时间为2001年8月,投产时间为2003年9月。机组投产方案为4-4-4-2。
3施工进度实施情况
目前实际施工进度誉野较设计进度略有滞后,原因在于第一批机组主厂房混凝土起始浇筑时间较设计时间略有推迟,蜗壳外围二期混凝土采用保压浇筑方案较原设计上采用的垫层蜗壳方案所需的施工工期有所增加。蜗壳保压浇筑外围二期混凝土为控制首批机组发电工期的关键项目,为此设计上研究采取了加大蜗壳二期混凝土浇筑层厚及闷头部位三期混凝土浇筑层厚的施工方案。
施工中的1#~5#机主厂房封顶时间及发电机层形成时间,主要受闷头安装、蜗壳保压浇筑二期混凝土、闷头拆除、预留槽钢管安装及发电机层浇筑(含闷头预留槽回填)的控制。从蜗壳安装至蜗壳浇完蜗壳层二期混凝土放水卸压,其施工工序多,金结机电埋件和机电安装相互干扰,施工较为复杂。从蜗壳安装至发电机层浇筑单机机组段的主要控制性施工工序及工期分析如表3。
表3从蜗壳安装至发电机层浇筑单机机组段的主要控制性施工工序及工期分析表
从表3分析可知,采用优化施工程序、加大蜗壳外围二期混凝土浇筑层厚等措施后,从蜗壳安装至浇完蜗壳层二期混凝土放水卸压直线工期为300d,约为10个月;到达发电机层75.3 m高程,共14.2个月。其中从闷头安装至到达发电机层75.3m高程,需9个月时间,较原设计进度缩短了1.5个月。
5结束语
二期厂房的土建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进度,受到许许多多内在的(如施工工序的安排与管理)和外在的(如施工相关外部条件的配合)因素影响,以施工工序的管理与落实为基础,并创造相应良好的施工外围条件,是保障二期厂房顺利施工的必备条件。
水电站厂房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及应用
1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水电站厂房布置原则无法兼顾节能设计要求
这就和《公共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相违背,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保障水电站厂房布置结构合理和安全的同时,实现节能设计。
1.2建筑节能设雹猜计在水电站厂房的整体设计中比重较小
目前,我国水电站厂房建设的现行规程中,并没有对节能降耗进行规定,虽然其中对于节能降耗有专门的篇幅,但是其主要内容强调的是水电站的工艺节能和施工期间的节能,例如,提高发电机的效率等,厂房建筑的节能设计只在其中占很小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水电站厂房建筑的节能设计很难得到彻底的贯彻实施,对于节能的认识并不全面,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1.3缺乏有效的评估和信谨肆激息反馈机制
虽然近几年来,有部分采用建筑节能设计的水电站已经投入生产使用,在节能设计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无法对这些水电站的节能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尚未建立。而且,水电站厂房建筑的节能降耗并没有纳入水电项目的评价标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水电站建筑节能的投资较少,管理者对其的重视程度不高;第二,建筑节能设计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较低,无法吸引管理者的关注;第三,水电站属于电能源的生产单位,容易忽略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
2节能设计在水电站厂房建设中的应用
2.1在建筑外墙中的应用
在水电站厂房建筑的能源消耗中,外墙的热能损耗所占的比重最大。这是因为在厂房的外围结构中,墙体的面积最大。再加上围护结构并不具备很高的隔热性和封闭性,所以很容易损耗热能,尤其是冬季。由此可知,要做好水电站厂房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外墙的隔热保温。目前,常用的节能外墙主要有如下三种。祥袜
第一种,自保温系统。就是只使用单一的墙体材料,例如砖砌体,就可以满足外墙节能需求的系统。该系统的优势就是保温性能良好,施工技术简单。由于围护墙体大多属于非承重墙体,有较多的预留孔洞和套管,还有很多的墙体埋件,但是自保温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承载力,所以完全可以满足墙体的结构要求,适用于气候比较温和南方或者部分山区。
第二种,外保温系统。该系统是指在基层墙体的外面添加一层绝热保温材料,例如聚氨酯、聚苯板等作为保温层,或者在外面涂上具有保温作用的砂浆。这是一种最合理和最成熟的技术理念,适宜应用在钢筋混凝土的外墙以及寒冷地区的厂房建筑中。该系统也是国家行业标准推荐使用的系统。
第三种,金属压型彩钢复合板保温系统。这类厂房围护墙体常采用金属压型彩钢复合板,其夹芯材料可采用岩棉、聚氨酯、聚苯乙烯等。金属压型彩钢复合板导热系数小,质量轻,施工速度快,对钢结构厂房的节能保温有一定的优越性。该系统已经在小型水电站的钢结构厂房中广泛使用。
2.2在建筑外门墙中的应用
外门窗是夏天阳光照射和冬季寒风侵入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实现厂房节能,就需要外门窗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气密性。通常,墙体的传热系数低于窗户,因此,门窗也是改善室内光热环境的重要因素,会直接影响水电站厂房建筑的采光和节能功效。我们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其能源损耗。首先,不断提高门窗的热工性能。有超过70%的门窗是由玻璃组成的。在全空调系统的控制之下,若水电站厂房位于寒冷地区,那么在发电机层以上可以应用中空玻璃或者双层窗户,实现节能目标。
同时,在资金预算许可或周围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门窗框的制作应该尽量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可以用塑钢代替钢门和钢窗。其次,提高门窗的封闭性。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弹性密闭型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缝等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水电站厂房建筑的节能设计除了应用于墙体和门窗之外,在厂房顶棚、地面、照明、遮阳、通风和其他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此不一一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探讨。
3水电站厂房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趋势
水电站厂房采取的节能设计措施和其他民用建筑非常相似,但是在功能上却有自身的独特性。如果能进一步拓宽思维,坚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充分利用水电站厂房的特点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必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节能之路。例如,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工厂区附近的民用建筑可以充分利用工业的余热和废热。水电站厂房中的发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大量散热。
因为当前水机和通风都是独立设计,前者会通过机组的散热需求,在空气冷却器的作用下,将机组产生的热量通过封闭循环的方式释放到了自然环境中,并没有对其充分利用。通风设计则主要考虑厂房内的取暖和通风需求,设置了独立的中央空调和排烟除湿系统。这种设计方式不仅会浪费机组产生的大量热能,还会增加通风系统的能耗。如果能将者两种系统的设计结合在一起,对其进行整合和改进,利用机组散发的热能进行供暖,可以极大降低水电站厂房在运行期间的能源损耗,实现节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从当前我国水电站厂房的建筑的现状来看,其节能设计正处于起步阶段,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社会对其的关注度并不高。因为我国建设水电站厂房,在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其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所以关注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初期的投入上,没有对后期的运营、能源消耗等长期利益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因如此,本文从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水电站厂房的建筑节能展开了具体讨论。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关于本次水电站厂房设计和水电站发电厂房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6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