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章分类 > 生活百态

中世纪欧洲地图(中世纪法国国王收入)

中世纪文化交流方式是什么欧洲的探险与贸易又是怎样的

欧洲同中亚、东亚的直接交往,始于13—14世纪。此时,在成吉思汗和其继承人统治之下的蒙古人正从中亚向外扩张,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那时优秀的基督徒,包括教皇与法王路易九世,预见到如果蒙古人改信基督教,他们将会成为十字军反抗***最可贵的同盟军,另外还是一种将基督教扩至其他地区的方法。

最后于1245年,一位名叫约翰的圣方济各会修士柏朗嘉宾被派往远行,途经波兰、俄国,又前行了3000英里,来到了弯运模蒙古大汗的首都。约翰拜见了大汗,并不是很成功,可是两年后他回国了,详尽地写出了自己的旅行与观察笔记。之后没多久,还有一位名叫威廉的圣方济各会修士鲁布鲁克,也被派执行相同的使命。威廉自君士坦丁堡向北,又向东绕过黑海与里海,在蒙古大汗那儿住了半年时间,他也未达到自己的主要目的。但是他所写的书却介绍了很多情况,颇受欢迎,有利于激发欧洲人对遥远陌生的亚洲各地的兴趣。

路易九世

波罗兄弟这两位圣方济各会的修士约翰与威廉,都听说过很多有关中国的事情,可是第一批访问并探访中国的欧洲人是威尼斯商人。两位姓波罗的兄弟,约于1260年找到了前往中国的路,来到了忽必烈的宫廷。我们一定要记得,蒙古人统一了中国,忽必烈登上帝位,建立了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他支持和协助艺术与学问,对每种宗教都表示宽容,而且鼓励中国与外界通商。

所以,在波罗兄弟来到北京时,忽必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耐心地听他们讲述欧洲的事情,而且委托他们前往邀请100名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波罗兄弟取道波斯北面与亚美尼亚,于1269年回到了威尼斯。马可·波罗波罗兄弟为中国邀请100名基督教悄袜传教士的事情并未成功,可是他们自己却对远东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所以没多久便去中国进行了第二次旅行,还带上了其中一个人的儿子,也就是另一个人的侄子,年轻的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成为了中世纪最知名的旅行家。他们走了四年的时间,途经亚美尼亚与波斯,穿过戈壁。后来,他们在中国逗留了17年,学习当地的语言,还为忽必烈服务。

马可波罗游记

在中国的商人与传教士

随着他们的脚步,大批欧洲商人与传教士找到了前往中国的路,有些人自陆路途经俄罗斯与蒙古,另外一些人经由海路自波斯绕过印度。14世纪前半期,有一段时间,远东好像也被基督教化了。可是在14世纪后半期,中国爆发了一场佛教徒革命,最后明朝掌控了大权。

远方契丹的诱惑

可是欧洲并未抛掉所有,幻想与希埋缓望仍然存在。欧洲人当时对中国的称呼为契丹,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契丹与印度群岛的事情,让他们记忆犹新。他们已获得的成果,激发了他们的野心。他们依旧期望为他们的信仰赢得教徒,还为自己获取丰厚的远东贸易利润的主要部分。假如他们无法再安全踏上旧的陆路,他们就必须找到前往印度群岛与契丹的新水路。

在中国的传教士

亨利亲王与瓦斯科·达·伽马

当然,新水路的可能性是葡萄牙人提出来的。他们居住在欧洲的西南角端,而且已沿着非洲蜿蜒的海岸走了很远。他们为什么不一直走下去呢?或许再向前走一些,海岸便会向东转,前往印度群岛与契丹的路就通了。他们知道非洲是广阔而充满危险的,但是他们却一直梦想环绕着它航行。

航海家亨利亲王实现这种梦想,是葡萄牙皇室干练的亨利亲王一生的理想。他常被称作航海家亨利,出生于1394年,卒于1460年。虽然他自己并未真正驾驶过船,可是他却帮助他的同胞去征服海洋,还赢得了一部分世界贸易。首先,他在葡萄牙建立了一座航海学校,吸引当时最擅长航海的意大利航海者与最有学识的地理学者们来到这所学校,而且学校每年向外输送包括战士、商人与传教士的海上远征队。他们再次发现了马德拉群岛与亚速尔群岛,并建立殖民地,他们沿着未探测过的黑大陆的海岸越走越远。当时的地图只画到了黑暗的边缘,可是航海者的罗盘却不分昼夜地指引他们前行。

中世纪 行政区域 分级

西方在中世纪的时候各个国家行政区划又不一样,但英国的最有代表性:

中世纪时期,英国的行政区划大致可分为郡——百户区——村镇三级。整个国家分为三十余郡,郡下设若干百户区,百户区又下辖一些村镇。这一三级体制形成于诺曼征服前,沿用至都铎王朝止。城市兴起后,也演化成一级相对独立的地方告哪悉政府单位。就总体而言,当时缓陆的各级地方袜乎政府并不完全是代表中央政府的“官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自治体,具有某些自治特性。这一自治特性在各级地方政府中均有反映,其中尤以郡政府最为典型。

中世纪意大利地图

《钱戚肢吵伯斯世界历史地图集》

关于中世纪的最好的地图册,里面就有楼主想要的。

《世界高侍中世纪史地图》

很好很强大——超清晰黑白

关于这方面的书倒是有,不过不是专门写意大利的,是写中世纪的。楼主想了解中世纪哪一方面的信息,我可以给你推荐几本饥拍书。

上面说的那两本地图册,我都有电子版,如果楼主需要,可以hi我。

中世纪欧洲历史地图介绍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世纪欧洲历史地图,希望能帮到你。

一、中世纪欧洲简介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

中世纪欧洲地图(中世纪法国国王收入)(图1)

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义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关于其名称,也叫做"Medieval Ages"或"Middle Times",也称之为"Dark Ages"***

二、中世纪欧洲介绍

介绍

时间范畴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由于概念不同,对世界中古史的起讫年代的认识也不同。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注:这里的"封建社会",不是我们通常与"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相提并论的"封建社会",而是指分封制下的社会。主要是夏、商、周三朝,以西周最为典型。但华夏背景下的这种"封建社会"与欧洲的封建社会并不相同***

黑暗时期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9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纪义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四一零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发生的事件,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人文主义者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14世纪末与15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Modern Age***已经开始了,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已经形成了。

因此,自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的时期"和"中世纪"也多持负面观点。在16世纪与17世纪时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也把天主教的腐败写进这段历史中。针对新教徒的指责,天主教的改革者们也给出了一幅与"黑暗的时期"相反的图画:一个社会与宗教和谐的时期,一点也不黑暗。而对"黑暗时期",许多现代的负面观念是来自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康德和伏尔泰的作品中。

历史变迁

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转变了这种对"黑暗的时期"负面观念一边倒的趋势。

它给出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扎根于大自然的生活;同时也回应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浪漫主义者对待"黑暗时期"的观点,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庆祝那个时期文化活动与节日中,通过所展示出来的风俗与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19世纪下半叶,考古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而1939年发现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萨顿骺***Sutton Hoo***宝窟,以及中世纪研究的著名学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发现,使得"黑暗时期"看上去不再是一个合适的词汇。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6883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