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章分类 > 生活百态

歇后语擀面杖吹火(揖面杖吹火窍不通)

擀面杖吹火歇后语是什么意思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擀面杖是实心儿的木棍儿,连一个能通气的窟窿眼儿也没有,所以拿擀面杖来吹火使得火更加旺盛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歇后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种是比喻对某方面外行,一点儿不懂。第二种是比喻思想一点儿也不开窍,不明白道理。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扩展资料

歇后语的类型:

一、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1、水仙不开花——装蒜

2、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3、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2、谐音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闹败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尘纯素。例如:

1、鼻孔里灌米汤——够受的

2、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3、揍鸡毛派弯咐——壮胆(装掸)子

4、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擀面杖吹火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

擀面杖吹火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一窍不通。因为擀面杖做面食的一种工具,木制,实心。用擀面杖吹火,中间因无孔隙,自然是—窍不通。

比喻对某事一点儿也不懂。形容人做事不灵光,脑袋不开窍,什么都不懂,比较呆板。同义的歇后语有:擀面棍吹火——窍不通;挂面杖吹火——不通。

扩展资料: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冲散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誉卜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庆判穗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擀面杖吹火打一歇后语的答案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其他擀面杖歇后语:

1、擀面杖灌米汤——滴水不进

2、擀面杖起灰——好久没见面了

3、擀面杖做烧火筒——一窍二不通

4、擀面杖捞饺子——搅浑一锅汤

5、擀面杖升云天——飞棒;诽谤

6、长虫吞擀面杖——直受;直棍一条

7、擀面杖做筷,盆当杯——大吃大喝

8、吞了擀面杖——直肠子

歇后语擀面杖吹火(揖面杖吹火窍不通)(图1)

9、擀面杖当箫绝弊滚吹——实心眼;一点心眼也没有;缺心眼儿

10、脚蹬擀面杖——不稳当;一戳就破;一戳就穿

扩展资料:

常用歇后语:

1、阿斗的江山——白送

2、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3、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4、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5、阿二满卜亏街串——吊儿郎当

6、阿哥吃面——瞎抓

7、阿婆留胡子——反常;不正常

8、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9、并余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10、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擀面枚吹火一一歇后语

歇后语: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一窍不乎神通

【拼音】: yī qiào bù tōng

【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出处】:《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举例造句】: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双桥镇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他也还明白。★茅盾《子夜》六

【拼音代码】: yqbt

【近义词】:一无所知、目不识丁

【反义词】:无所不知、全知全能

【歇后语】:十窍通九窍;眼瞎耳聋鼻塞嘴

【灯谜】:十孔九漏;半边鼻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什么都不懂

【英文】: be utterly ignorant of

【故事】: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酒色,轻信宠妃妲己的谗言,杀害忠臣梅伯,大臣比干极力劝谏商纣王不要错杀无辜。商纣王斗侍却把比干杀了,挖出他的心看有几空顷吵窍。孔子评说如果商纣王心窍通一窍,则就不会错杀忠臣了。

文章分享结束,歇后语擀面杖吹火和揖面杖吹火窍不通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6884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