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运动(乐府三绝)
简述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锋山悔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银正。主要作品有白居易的唯拍《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
新乐府的特点有: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姑于杜甫。
新乐府运动是什么
即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腔枯》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慧纳用,强调以自创的新乐府题目咏写时事,而所谓新乐府是相对伍碧洞古乐府而言的。
唐代新乐府运动主张是什么
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始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
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诗多未尝“播于乐章歌曲”。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樱伍盯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的乐府。
新乐府运动由于前有杜甫开创的传统,后有元结、顾况继其事,张籍、王建为先导,到了“元白”时期,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论,加之元、白诗才盖世,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歌,给当时以极大影响,使这一伟大的文学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
《师友诗传续录》载:“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创为新乐府,亦复自成一体。”新乐府运动在贞元,元和年间与韩柳古文运动相继磅礴于文坛,有着共同的社会原因。
扩展资料:
新乐府运动的诗歌创作,实践了上述理论主张。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人的乐府诗及其他的一些作品,反映了中唐时期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从各个方面揭示了当时存在的社会矛盾,提出了异常尖锐的社会问题。如白居易的《杜陵叟》、《卖炭翁》,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
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等,都是直接描写劳脊和动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为他们的悲惨命运鸣不平的;白居易的《缭绫》、《红线毯》、《重赋》、《轻肥》等,是直接刺责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并从中反映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
白居易的《宿紫阁山北村》、张籍的《猛虎行》、王建的《羽林行》等,是揭露特权阶层恶势力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元稹的《夫远征》、张籍的《塞下曲》、王建的《渡辽水》等,是反映边地士兵之苦和反对穷兵黩武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橘历-新乐府运动
什么是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中期由白居易倡导,以张籍、王建、李绅、元稹为中坚的诗庆桥歌运动。“新乐府”是与魏晋以来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
李绅首创“新题乐府”,白居易改名为“新乐府”,用以指陈时弊、反映民生温,使之担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使命。并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又强调诗歌语言应通俗明白,风格朴实平易。
新乐府运动的实践
新乐府运动的诗歌创作,实践了上述理论主张。白居易、元稹、张籍纳此、王建等人的乐府诗及其他的一些作品,反映了中唐时期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从各个方面揭示了当时存在的社会矛盾,提出了异常尖锐的社会问题。
如白居易的《杜陵叟》、《卖炭翁》,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等,都是直接描写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为他们的悲惨命运鸣不平的。
白居易的《缭绫》、《红线毯》、《重赋》、《轻肥》等,是直接刺责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并从中反映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
白居易的誉茄猛《宿紫阁山北村》、张籍的《猛虎行》、王建的《羽林行》等,是揭露特权阶层恶势力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
关于新乐府运动,乐府三绝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6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