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起义(湘南起义馆内的故事)
湘南起义的意义
湘南起义是中国革命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起义的巨大成功与战略转移的胜利实现,具有明显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一是高举“八七”会议提出的“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的旗帜,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问题。二是嫌和源由正规战争开始向游击战争转移。南昌起义军主力失败后,朱德、陈芹态毅“拖队上山”,“从此以后即开始转入正确的方向--游击战争的方向”(朱德语)。
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打响的武装反抗***反动派的又一枪,不仅保留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井冈山斗争的丰功伟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农民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问题,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丰碑。领导湘南起义的“朱德同志棚察和陈毅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一时期的革命实践,对于探索这条必由之路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垛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之所以一度取得成功,从军事方面探究,关键是正确地实现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军队)和主观的努力(战争指导)的辩证统一。
湘南起义——走出的28位开国将帅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先后领导的武装暴动有两百多次,其中影响甚大的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黄麻起义、平江起义、百色起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只提及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的重要意神友首义和伟大地位被淡化,沦落为一般性的起义。实际上,湘南起义的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走出的开国元勋之多,不亚于三大起义,某些方面还超越了三大起义。
追溯历史,湘南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和主力部队,基本源自南昌起义军。参加南昌起义的26位开国将帅中,有12人参加了湘南起义:朱德、陈毅、林彪、粟裕、萧克、杨至成、赵尔陆、赵镕、唐游数天际、谭家述、聂鹤亭、王云霖。另外,聂鹤亭还参加了广州起告巧义。
湘南起义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历练了一大批革命人才,群英聚会,猛将云集,参加湘南起义的开国将帅共有28名,分别是
元帅3名:朱德、陈毅、林彪
大将2名:粟裕、黄克诚
上将7名:萧克、邓华、朱良才、杨至成、杨得志、赵尔陆、李涛
中将9名:谭冠三、谭家述、王紫峰、萧新槐、欧阳毅、赵镕、唐天际、曹里怀、聂鹤亭
少将7名:王云霖、张树才、刘显宜、郑效峰、资凤、熊梦飞、杨绍良。
其中,朱德、陈毅、林彪、粟裕、黄克诚5人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列。湘南起义将帅阵势之强大,仅次于南昌起义、黄麻起义,黄麻起义走出125位开国将军,可惜无一位元帅。参加湘南起义这些将帅,当时他们的平均年龄22岁,其中20岁以下的7人,年龄最小的是郑效峰(12岁)、杨绍良(9岁),30岁以上的只有朱德(42岁)和资凤(33岁)。他们当中,最早去世的是资凤,于1955年授衔的当年冬病逝,享年60岁,也是全国去世最早的授衔将军。最后一位去世的是萧克上将。
湘南起义的经过
1928年春节前后,中共湖南省委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先后发动了38次武装起义,统称年关起义。其中,由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取得了重大胜利被载入史册。
湘南与广东省山水相依。1928年1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2000多人从粤北进入湘南,并与当地党组织共同完善和实施了《湘南暴动计划》。湘南特委所属宜章县委即找朱德、陈毅等汇报了宜章的敌情。朱德了解到宜章县城敌人力量空虚,就提出了智取宜章的方案。智取宜章的胜利,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1928年1月22日,朱德化名王楷,与陈毅率部打着***军第60军第140团的旗号进入宜章县城,将前来欢迎聚宴的反动官吏及豪绅全部逮捕,并解除了***县团防局和警察的武装。湘南起义以智取宜章县城为开篇,拉开了整个湘南起义的序幕。随即,朱德、陈毅将部队整编为工农革命军1师,并在广东坪石一带消灭了前来镇压起义的***军许克祥师。此后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农民攻入县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起义烈火燃遍了整个湘南。
参加湘南起义的共有11个县,100多万农村人口,7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湘南起义让大革命失败处于低潮中的革命群众看到了希望。 1928年1月上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近800人由韶关北上进入湘南宜章县境,与宜章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朱德、陈毅经与宜章县委研究,决定趁***李(宗仁)唐(生智)战争爆发,湘南敌人兵力薄弱之机向湘南发展,夺取宜章,发动武装起义。
1928年1月12日,南昌起义军余部利用宜章县委委员胡少海(出身豪门,曾任程潜第六军营长,毕誉因不满***军叛变大革命弃甲还乡,并秘密参与领导农民斗争)在当地的影响,把部队伪装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所部,公开开进宜章县城。果然,全县官吏劣绅听到胡少海带领军队进城的消息后,都纷纷出城相迎。县长还设宴为朱德、陈毅、胡少海等“官长”接风洗尘。席间,部队按计划一举拘捕了***政府官吏和豪绅,解除了团防400余人的武装,缴获长短枪360余支。接着发动群众开仓放粮,并打开监狱,解救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智取宜章县城“打响了湘南暴动第一炮”(朱德评语)。南昌起悔数中义军占领宜章县城后,按照中共中央以前所给的番号,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与此同时,建立了宜章苏维埃政府和农军独立团。
工农革命军占领宜章给当地反动势力以打击和震动,驻防广东乐昌的***军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深感受到严重威胁,亲自率部直扑宜章,企图乘工农革命军在湘南尚未站稳脚跟之际,予以“剿灭”。为给许克祥部队坚决打击,扫除湘南革命斗争的障碍。朱德率部和农军主力主动撤出宜章城,向黄沙堡方向转移。***军占领宜章城后,许视工农革命军撤出是力弱惧歼,便下令即向南追击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在农军碧山配合下,在运动中创造战机,在岩泉、栗源地区击溃独立第三师一部,并乘胜追击到乐昌县的坪石,歼该师主力1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资,后回师重占宜章县城。2月6日建立宜章县苏维埃政府,开展打土豪的斗争,人民群众积极报名参加工农革命军和农军,革命武装迅速扩大。工农革命军打败许克祥和宜章苏维埃政府建立的消息很快传遍湘南。湘南各县县委先后派人与工农革命军联系,请求发兵支援农民起义。时值李宗仁对唐生智的战争重新开始,湖南***军无力顾及湘南,中共湘南特委和各地党组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纷纷组织领导工农群众起义。为支援农民起义,工农革命军挥师北上,在黄泥坳打垮***军何键部两个营后,于2月上旬占领湘南重镇郴县,帮助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随后分兵协助当地农军占领资兴、永兴、耒阳、桂东等县城,并相继建立了县、乡、村工农兵政府。
1928年2月23日上午,中共宜章县委在西门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庆祝起义胜利。朱德宣布起义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为参谋长。年关暴动的枪声使反动派惊恐万状,***当局命令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即日进剿,不得有误”。许受命后立即带着全师人马,妄图扑灭湘南起义的烈火。朱德率部队秘密撤出宜章县城,隐蔽在乡间。坪石一战,击溃了许克祥的兵力,随后重占宜章,成立了宜章县苏维埃政府。
在此期间,祁阳、安仁等11个县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建立苏维埃政府的运动在湘南轰轰烈烈地展开。
3月中旬,湘南特委在永兴县太平楼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在湘南各地起义过程中,中共湘南特委将宜章、永兴等5县的农军,分别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三、第四、第七师和两个独立团,共8000余人。3月上旬,李宗仁与唐生智之间的新军阀战争,以唐生智失败出洋而结束。10日,南京国民政府向湘粤两省***军下达了“协剿”湘南工农革命军和苏维埃运动的命令。17日,***军7个师向湘南地区反扑。由于中共湘南特委执行盲动主义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致使工农革命军无法在当地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德、陈毅率部于4月上旬撤出湘南地区,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转移。不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湘南起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湘南起义成功的原因
一、改造旧式军队,建立了新型的革命武装
改造旧式军队,建立了新型的革命武装,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从广东转战江西。南昌起义部队最初时有2万余人,潮汕失守后突围的余部只有2500人。部队在孤立无援和长途跋涉中,困难越来越多,不少人悲观失望,加上沿途反动武装的袭击,减员相当严重。到赣粤边界的大庾对部队进行整编时,部队只剩下800余人。部队在大庾利用***新军阀混战的间隙,开始改造和整顿旧军队,尝试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新型军队,为湘南起义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朱德、陈毅等人认为,起义滑旅虽然失败了,但“八一”的旗帜不能丢,武装斗争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要求大家团结起来,将革命进行到底。当时,这支武装的基础是旧军队,还保留着旧军队中固有的不良制度和不良作风,必须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部队的建设。整顿和整编的原则主要有:
1.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
大庾整编的重点,是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首先,由陈毅主持,整顿了党、团组织。南昌起义开始了党独立领导军队的新时期,然而只在上层领导机关和军官中有少数党员,在士兵中一般还没有党团员,党的工作不能深入到基层和士兵中去。经过整顿,重新登记了党团员,调整了党团组织,成立了党支部。“当时部队还有共产党员五六十人,不到群众的十分之一。那时候虽然不懂得应当把支部建在连上,但还是实行了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各个连队中去,从而加强了党在基层的工作,这是对这支部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措施档让磨。”
大庾整编加强了党对部队的领导,加强了基层工作,整顿纪律,整顿党团组织,整编部队,是对部队进行改造的重要开端,然而还不是全面地改造。主要是在我军中肃清旧军队习气的残余与旧军队的旧制度、旧思想、旧作风、旧习惯彻底决裂,把贫苦农民、知识青年、旧军人改造成革命军人,按照无产阶级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建设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
2.开始转变军队职能
我军创建后,除了打仗之外,还有重要的群众工作,包括组织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建立党的组织及其他群众组织和赤卫队成立苏维埃政权等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在农村立足和发展,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这样做,与封建军阀和资产阶级军队等旧军队只有打仗一个任务,存在着一个显著的区别。
在朱德、陈毅的领导下,部队开始了对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进入江西省崇义县等山区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走土匪,收缴地主武装,控制山区;整顿关卡,收税解决给养。当时,部队白天休养生息,保存力量,训练部队,晚上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到农村中去,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打土豪。部队除了出操上课进行政治和军事训练外,以连排为单位分散活动,帮助农民生产劳动,向群众宣讲“共产党是为穷人谋利益的,军队是为穷人打天下的”,“穷人多,革命一定胜利”等革命道理。“在此之前,部队只知道打仗,现在也搞群众工作了。第一次把武装斗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虽然这还是初步的尝试。”
3.进行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
朱德、陈毅一直很重视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常常到基层军官和士兵中去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整顿了党的组织,重新整编了部队,就能够依靠和发挥组织的作用,更好地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部队的组织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成了一个比较巩固的战斗集体。朱德重视教育部队和掌握部队,经常在基层军官和士兵中讲革命道理,指行斗出革命的光明前途,提高大家的革命觉悟和坚定大家的革命意志。陈毅对那些悲观动摇、企图逃跑的人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并开导大家说:“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在信丰举行的全体军人大会上,还整顿了组织纪律,大长了革命的正气,刹住了破坏纪律的歪风。
湘南起义和湘南起义馆内的故事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6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