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压计算(渗透压的概念和大小的判断方法)
渗透压计算公式是什么
渗透压计算公式:π=cRT。
其中唤亮迹,π为稀溶液的渗透压,c为溶液的浓度,R为气体常数,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T为绝对温度。
对于两侧水溶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为了阻止水从低浓度一侧渗透到高浓度一侧而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和并额外压强称为渗透压。渗透压与溶液中不能通过半透膜的微粒数目和环境温度有关。
相关人物:
范特霍夫因为渗透压和化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1886年范特霍夫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一条规律:对稀溶液来说,渗透压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成正比,它的比例常数就是气体状态方程式中的常数R。这条规律称为范特霍夫定律。
原理为将溶液和水置于U型管中,在U型管中间安置一个半透膜键盯,以隔开水和溶液,可以见到水通过半透膜往溶液一端跑,若于溶液端施加压力,而此压力可刚好阻止水的渗透,则称此压力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和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溶液温度和溶质解离度相关,因此有时若得之渗透压的大小和其他条件,可以反推出大分子的分子量。
范特霍夫因为渗透压和化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计算公式
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是:血浆总蛋白g/L×2.41×2=289.3856mmol/L。
胶体渗透压
1、胶体渗透压指的是与晶体渗透压相对的,人的血浆中有蛋白,胶体渗透压就是血浆中的配枝蛋白培源敏质形成的渗透压。血浆中的蛋白以白蛋白为主,其次是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组成,这些都是胶体蛋白,主要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叫做胶体渗透压。如果体内的这些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就比较低,不能够维持正常的水平衡,就会导致疾病。
2、因为蛋白外漏所以会出现水肿、高血压裂顷、肾炎、肝炎等疾病。比如肿瘤患者后期由于各种脏腑机能减退,不能够正常代谢水液,容易出现腹胀、腹水、水肿的症状,说明体内胶体渗透压遭到破坏,发生异常,不能够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3、胶体渗透压也叫做膨胀压,是一种通过血浆中蛋白质在心血管系统内施加压力的量度。这些蛋白质细胞的自然特性是确保液体以适当速率进出毛细血管。维持适当的胶体渗透压能保证身体组织保持适当的液体水平并避免过多液体从毛细血管逃脱。在正常情况下,胶体渗透压倾向于把液体引入毛细血管。
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是什么
血浆渗透压的计算公式为2(Na⁺+K⁺)mmol/L+葡萄糖mmol/L+尿素氮mmol/L。
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其80%来自Na⁺和CI⁻。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皮丛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调节机制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认为,渗透败链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它对血浆渗透压改变(只要改变1%~2%)特别敏感。
血浆渗透压升高(如大量出汗或腹泻),对渗透压感受器**增强,引起神经垂体ADH的释放增加,从而增强了肾脏远曲小管和**管对水的重吸收,排尿量减少,保留了水分,恢复体液的渗透压。
相反,当体液渗透压降低时,减少对渗透压感受器的**,ADH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管重吸收水分减少,排尿量增多,从而察握孙排出多余的水分。
渗透压计算公式
上式称为范托夫公式,也叫渗透压公式。
c为摩尔浓度,单位:mol/L,也可以算作C=n/V(物质的量(mol)/体积(L))。
R为理想气体常数,当π的单位为kPa,V的单位为升(L)时,R值为8.314J·K-1·mol-1。
T为热量,单位:K(开尔文),与摄氏度的换算关系是 T(K)= 273+T(C),例:25摄氏度=298开尔文。
范托夫公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溶质的粒子数(分子数或离子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扩展资料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裂颂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滚源埋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渗透压越低。即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依数性质:
由于平衡渗透压遵循理想气体定律(稀溶液中忽略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这个数学推导过大蚂程在这里省略,最后可以得出范特霍夫关系:π=cRT(或π=kTN/V;N/V为分子数密度);
从公式可知溶液的渗透压只由溶质的分子数决定,因而渗透压也是溶液的依数性质。这个关系给出的不是真正的压强,而是阻止渗透流可能需要的压强,即系统达到平衡所需要的压强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渗透压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渗透压计算和渗透压的概念和大小的判断方法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uhuhao.com/wzfl/7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