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法曲的典范(唐代法曲的典范作品是)
本文目录
唐朝什么音乐?
唐朝的音乐有:
1、《上元乐》、《大定乐》、
《龙池乐》、《功成庆善乐》、《霓裳羽衣曲》。
、《上元乐》
《上元乐》又名《上元舞》,唐代最著名的雅乐(古代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作者唐高宗。
古代每逢重要节日或重要事情发生,都要祭祀天地、先祖,并演奏舞曲。由于《庆善乐》音调过于柔和,没有杀气,起不到降神驱邪的效果,《破阵乐》虽然杀气重,但其韵律又不适合雅乐的要求。因此唐高宗专门制作了这首《上元乐》为帝王朝驾、祭祀天地时的专用舞曲。
舞者百八十人,每人穿着画有五彩云朵的衣裳,象征天地正气。共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宫》、《十洲》、《得一》、《庆云》篇章,乐曲凝练威严,舞蹈缓慢庄重,每次重大的祭祀活动都奏这首舞曲。
今已失传。
2、《大定乐》
又名《一戎大定乐》,作者唐高宗。
在发兵征讨高丽前夕,军队在洛城门外开阔处练兵,唐高帝登上洛阳城门观望,看到将士们精神抖擞,威武雄壮,队伍的阵型千变万化,气势恢宏,唐高宗很感动,便命乐师按演习阵型做《一戎大定乐》。
舞者百四十人,身披五彩甲,持槊而舞,并齐声高呼“八弦同轨乐。”象征平定高丽后天下也随之大定。
今已失传。
3、《龙池乐》
唐玄宗即位前,居住在兴庆里,宅子里有泉水涌出,形成一个大池子。唐玄宗即位后,修建旧宅兴庆里,改成兴庆宫,池子称为兴庆池或龙池。玄宗亲撰乐章《龙池章》,配上舞蹈,此即坐部伎《龙池乐》。
4、《功成庆善乐》
又名《九功舞》、《庆善乐》,是唐代最著名的文舞,作者唐太宗。
唐太宗诞生于庆善宫,贞观六年(公元631年),太宗回到庆善宫,在渭水之滨宴请群臣,并赏赐乡亲邻里。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太宗不由得感慨万千,遂赋诗十韵,命乐师配上管弦之乐,制成《功成庆善乐》。
5、《霓裳羽衣曲》
即《霓裳羽衣舞》,唐代中国宫廷乐舞。唐玄宗登洛阳三乡驿,望女儿山所作。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
安史之乱后失传。在南唐时期,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毁了。到了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
今日的《霓裳羽衣曲》是由已故上海音乐学院叶栋教授根据敦煌藏经洞留存的唐代敦煌曲谱残卷以及收录有唐代筝曲的日本筝谱集《仁智要录》解译的筝曲与宋代词人姜夔发现的著名唐代法曲《霓裳羽衣曲》“中序”部分第一段乐曲组合再编而成。
霓裳曲的意思?
唐代著名法曲。為開元中河西節度使楊敬忠所獻。初名《婆羅門曲》。經唐玄宗潤色並製歌詞,後改用今名。傳說中亦有為唐玄宗登三鄉驛望女兒山及遊月宮密記仙女之歌歸而所作等說,雖荒誕不可信,但每被詩人搜奇入句。樂曲名。唐代的宮廷舞曲。原為西域樂舞,初名〈婆羅門曲〉。
西江月体裁?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
以柳永词《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代表作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其调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西江月”作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的《教坊记》。这一词调,源起于唐代教坊的法曲歌曲,而更可能来自于前代南朝的清商乐。
苏轼、辛弃疾等诸多宋词大家都有不少《西江月》词流传于世,其中不乏流传千古之佳作。
陆游西江月?
陆游没有写过《西江月》。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其调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西江月”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最初为民间流行歌曲,后来因为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文人创作统一,格律逐渐完善,直至最后脱离乐谱成为成熟的文学范式。
“西江月”作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的《教坊记》。这一词调,源起于唐代教坊的法曲歌曲,而更可能来自于前代南朝的清商乐。
唐五代时期存词数目较少,唐代吕岩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和《西江月·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的《西江月》,后人多认为这两首系托名所作。
《敦煌曲子词》存有三首无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录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和《西江月·水上鸳鸯比翼》两词,可能是此调最早的文人作品。
简述唐代大曲的基本结构和审美特点?
唐代大曲的基本结构:大曲的结构较为复杂,杨荫柳先生将唐代歌舞大曲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散序;中序、拍序或歌头;破或舞遍。 审美特点:唐代大曲内部结构与节奏、速度变化,要比六朝时期的清乐大曲复杂得多。唐代大曲各个乐段还大量使用了“重尾”的手法,即各段均有一个相同的叠句构成尾声。唐大曲又称大曲或燕乐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进一步吸收了外来音调与形式,较之魏汉的相和、清商大曲有着更高的发展,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
泉州南音有什么名曲啊?
《梅花操》。属于泉州南音“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乐谱之一。全曲由“酿雪争春”、“临风妍笑”、“点水流香”、“联珠破萼”、“万花竞放”五段组成。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趣虎号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quhuhao.com/wzfl/3124.html